You can not select more than 25 topics Topics must start with a letter or number, can include dashes ('-') and can be up to 35 characters long.

476 lines
21 KiB

  1. # 如何定制化键盘功能
  2. <!---
  3. original document: 0.15.12:docs/custom_quantum_functions.md
  4. git diff 0.15.12 HEAD -- docs/custom_quantum_functions.md | cat
  5. -->
  6. 对于很多人来说对客制化键盘的诉求不只是向电脑输入按下的键。你肯定想实现比简单按键和宏更复杂的功能。QMK支持基于注入点的代码注入,功能重写,另外还可以自定义键盘在不同情况下的行为。
  7. 本页不要求任何额外的QMK知识基础,但阅读[理解QMK](zh-cn/understanding_qmk.md)将会在更基础的层面帮你理解发生了什么。
  8. ## 核心/键盘/键映射的概念 :id=a-word-on-core-vs-keyboards-vs-keymap
  9. QMK基于如下层级组成:
  10. * Core (`_quantum`)
  11. * Keyboard/Revision (`_kb`)
  12. * Keymap (`_user`)
  13. 该文后续部分所提及的函数在定义时皆可添加 `_kb()``_user()` 后缀,我们建议在键盘及其子版本中使用 `_kb()` 后缀,而在键映射中使用 `_user()` 后缀。
  14. 在键盘及其子版本中定义函数时,一个重要的点是在 `_kb()` 函数执行任何逻辑前,应先调用 `_user()` 函数,否则这些键映射中的函数将没有机会被执行。
  15. # 自定义键码
  16. 到目前为止,最常见的任务是更改现有键码的行为或创建新的键码。从代码角度来看这些操作都很相似。
  17. ## 定义一个新键码
  18. 创建键码的第一步,是先定义其枚举值,也就是给键码起个名字并分配一个唯一值。QMK没有直接限制最大可用的键码值,而是提供了一个 `SAFE_RANGE` 宏。你可以在定义枚举时用 `SAFE_RANGE` 来保证你取得了唯一的键码值。
  19. 这有定义两个键码的枚举值的例子。添加以下代码块至 `keymap.c` 后你就可以在布局中使用 `FOO``BAR` 了。
  20. ```c
  21. enum my_keycodes {
  22. FOO = SAFE_RANGE,
  23. BAR
  24. };
  25. ```
  26. ## 编程设计你的键码的行为 :id=programming-the-behavior-of-any-keycode
  27. 当你覆盖一个已存在按键的行为时,或是给新按键设计功能时,请使用 `process_record_kb()``process_record_user()` 函数。QMK会在响应并处理按键事件前调用这些函数,如果这些函数返回值为 `true`,QMK将继续用常规的方式处理键码,这样可以很方便的扩展键码的功能而不需要替换代码实现。如果函数返回`false` QMK会跳过常规的键处理逻辑,需要发送的按键按下或抬起事件则需交由你负责完成。
  28. 任意按键在按下或抬起时,每次都会调用这些函数。
  29. ### process_record_user()` 实现示例
  30. 这个例子做了两个事。自定义了一个叫做 `FOO` 的键码的行为,并提供了在按下回车时播放音符的功能。
  31. ```c
  32. bool process_record_user(uint16_t keycode, keyrecord_t *record) {
  33. switch (keycode) {
  34. case FOO:
  35. if (record->event.pressed) {
  36. // 按下时做些什么
  37. } else {
  38. // 抬起时做些什么
  39. }
  40. return false; // 跳过此键的所有进一步处理
  41. case KC_ENTER:
  42. // 当按下回车时播放音符
  43. if (record->event.pressed) {
  44. PLAY_SONG(tone_qwerty);
  45. }
  46. return true; // 让QMK响应回车按下/抬起事件
  47. default:
  48. return true; // 正常响应其他键码
  49. }
  50. }
  51. ```
  52. ### `process_record_*` 实现示例
  53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bool process_record_kb(uint16_t keycode, keyrecord_t *record)`
  54. * 键映射:`bool process_record_user(uint16_t keycode, keyrecord_t *record)`
  55. `keycode` 参数为键映射中形如 `MO(1)`,`KC_L` 等定义的键值项。 应使用 `switch...case` 代码块来处理这些事件。
  56. `record` 参数含有按键的真实状态信息:
  57. ```c
  58. keyrecord_t record {
  59. keyevent_t event {
  60. keypos_t key {
  61. uint8_t col
  62. uint8_t row
  63. }
  64. bool pressed
  65. uint16_t time
  66. }
  67. }
  68. ```
  69. # 键盘初始化代码
  70. 键盘初始化过程须经过几个步骤,而你的目的决定了你需要关注哪些函数。
  71. 有三个主要初始化函数,按调用顺序列出。
  72. * `keyboard_pre_init_*` - 会在大多数其他功能运行前执行。适用于那些需要尽早执行的硬件初始化工作。
  73. * `matrix_init_*` - 在固件启动过程中被调用。此时硬件已初始化,但部分功能还不可用。
  74. * `keyboard_post_init_*` - 在固件启动过程的最后被调用。大多数情况下,你的“客制化”代码都可以放在这里。
  75. !>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`keyboard_post_init_user` 是你想要关注的函数。例如, 你可以在这里启动RGB背光灯。
  76. ## 键盘预初始化代码
  77. 这部分代码执行的非常早,甚至是在USB通信功能启动之前。
  78. 在这之后不久即会完成矩阵的初始化。
  79.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不应在此处进行修改,因为它主要用于硬件初始化。
  80. 但如果你有硬件须初始化的话放在这里再好不过了(比如初始化LED引脚).
  81. ### `keyboard_pre_init_user()` 实现示例
  82. 本例中,在键盘层将 B0, B1, B2, B3, 和 B4 引脚设置为LED引脚。
  83. ```c
  84. void keyboard_pre_init_user(void) {
  85. // 调用键盘预初始化代码
  86. // 设置LED引脚为输出模式
  87. setPinOutput(B0);
  88. setPinOutput(B1);
  89. setPinOutput(B2);
  90. setPinOutput(B3);
  91. setPinOutput(B4);
  92. }
  93. ```
  94. ### `keyboard_pre_init_*` 函数文档
  95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void keyboard_pre_init_kb(void)`
  96. * 键映射:`void keyboard_pre_init_user(void)`
  97. ## 矩阵初始化代码
  98. 在矩阵初始化后被调用。此时一部分硬件已设置完成,但一些功能尚未完成初始化。
  99. 此处可以用来设置一些与硬件无关,且对初始化位置没有特殊要求的功能。
  100. ### `matrix_init_*` 函数文档
  101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void matrix_init_kb(void)`
  102. * 键映射:`void matrix_init_user(void)`
  103. ### 低级矩阵函数的重写 :id=low-level-matrix-overrides
  104. * GPIO引脚初始化:`void matrix_init_pins(void)`
  105. * 此处须完成低级行列引脚的初始化。默认实现中,这里会参考可选的键盘设置项 `ROW2COL`,`COL2ROW` 及 `DIRECT_PINS` 来初始化所有 `MATRIX_ROW_PINS``MATRIX_COL_PINS` 中定义的GPIO引脚的输入/输出状态。当键盘设计者重写该函数后,QMK本身不会进行任何引脚的初始化,只会听从重写的函数的实现逻辑。
  106. * `COL2ROW`-从行中读: `void matrix_read_cols_on_row(matrix_row_t current_matrix[], uint8_t current_row)`
  107. * `ROW2COL`-从列中读: `void matrix_read_rows_on_col(matrix_row_t current_matrix[], uint8_t current_col)`
  108. * `DIRECT_PINS`-直读: `void matrix_read_cols_on_row(matrix_row_t current_matrix[], uint8_t current_row)`
  109. * 以上三个函数须参考矩阵类别,从底层矩阵的相关引脚状态中获取输入信息,并且应该只需要实现三者之一。默认情况下,在遍历 `MATRIX_ROW_PINS` and `MATRIX_COL_PINS` 时,会根据是否设置了 `ROW2COL`,`COL2ROW` 或 `DIRECT_PINS` 来配置输入输出方式。当键盘设计者重写该函数后,QMK本身不会进行任何矩阵GPIO引脚状态的变更,只会听从重写的函数的实现逻辑。
  110. ## 键盘后初始化代码
  111. 这是键盘初始化过程中的最后一个任务。此时您可以配置并调整某些特性,因为此时这些特性已初始化完毕。
  112. ### `keyboard_post_init_user()` 实现示例
  113. 本示例在所有初始化完成后运行,配置RGB背光。
  114. ```c
  115. void keyboard_post_init_user(void) {
  116. // 调用后初始化代码
  117. rgblight_enable_noeeprom(); // 使能Rgb,不保存设置
  118. rgblight_sethsv_noeeprom(180, 255, 255); // 将颜色设置到蓝绿色(青色),不保存设置
  119. rgblight_mode_noeeprom(RGBLIGHT_MODE_BREATHING + 3); // 设置快速呼吸模式,不保存设置
  120. }
  121. ```
  122. ### `keyboard_post_init_*` 函数文档
  123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void keyboard_post_init_kb(void)`
  124. * 布局: `void keyboard_post_init_user(void)`
  125. # 矩阵扫描码
  126. 应尽量使用 `process_record_*()` 实现所需的键盘自定义以及事件监听,以确保这些代码不会对键盘性能产生负面的影响。然而,在极少数情况下需要在矩阵扫描中添加监听,此时需要极端留意这些函数代码的性能表现,因为这些函数每秒可能被执行十数次。
  127. ### `matrix_scan_*` 实现示例
  128. 这个例子被故意省略了。在监听处理这样一个对性能及其敏感的部分之前,您应该足够了解qmk的内部结构,才可以在没有示例的情况下编写。如果你需要帮助,请[新建一个issue](https://github.com/qmk/qmk_firmware/issues/new)或[在Discord上与我们交流](https://discord.gg/Uq7gcHh).
  129. ### `matrix_scan_*` 函数文档
  130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void matrix_scan_kb(void)`
  131. * 布局: `void matrix_scan_user(void)`
  132. 该函数在每次矩阵扫描时被调用,这基本与MCU处理能力上限相同。在这里写代码要谨慎,因为它会运行很多次。
  133. 在需要自定义矩阵扫描代码时可以使用该函数。这也可以用作自定义状态输出(比如LED灯或者屏幕)或者其他即便用户没有输入时你也想定期运行的功能。
  134. # Keyboard housekeeping
  135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void housekeeping_task_kb(void)`
  136. * 键映射:`void housekeeping_task_user(void)`
  137. 该函数在所有QMK处理工作完毕后,下一轮开始执行前被执行。可以放心地假设此时QMK已对最新的矩阵扫描结果完成了所有的处理工作 -- 更新层状态,发送USB事件,更新LED状态,刷新显示屏。
  138. `matrix_scan_*` 类似,这些函数会频繁调用直至MCU处理能力上限。为了确保键盘的响应能力,建议在这些函数中尽量做最少的事情,在你确实需要在这里实现特别的功能时,可能会影响到其它功能的表现。
  139. # 键盘 空闲/唤醒 代码
  140. 在主控板支持情况下,暂停大部分功能可以实现“空闲”状态,例如RGB灯光和背光。既可以节省电量消耗,也可能增强键盘的表现。
  141. 这由两个函数控制: `suspend_power_down_*``suspend_wakeup_init_*`,分别在主控板空闲和唤醒时被调用。
  142. ### suspend_power_down_user() 和 suspend_wakeup_init_user() 的实现示例
  143. ```c
  144. void suspend_power_down_user(void) {
  145. // 当键盘挂起时会被多次调用的代码
  146. }
  147. void suspend_wakeup_init_user(void) {
  148. // 键盘唤醒时被调用的代码
  149. }
  150. ```
  151. ### 键盘 挂起/唤醒 函数文档
  152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void suspend_power_down_kb(void)` 和 `void suspend_wakeup_init_user(void)`
  153. * 键映射:`void suspend_power_down_kb(void)` 和 `void suspend_wakeup_init_user(void)`
  154. # 层切换代码 :id=layer-change-code
  155. 每当层发生切换时被执行,可用于感知层切换事件,或自定义层处理逻辑。
  156. ### `layer_state_set_*` 实现示例
  157. 本例中,通过Planck键盘示范了如何将[RGB背光灯](zh-cn/feature_rgblight.md)设置为与层同步。
  158. ```c
  159. layer_state_t layer_state_set_user(layer_state_t state) {
  160. switch (get_highest_layer(state)) {
  161. case _RAISE:
  162. rgblight_setrgb (0x00, 0x00, 0xFF);
  163. break;
  164. case _LOWER:
  165. rgblight_setrgb (0xFF, 0x00, 0x00);
  166. break;
  167. case _PLOVER:
  168. rgblight_setrgb (0x00, 0xFF, 0x00);
  169. break;
  170. case _ADJUST:
  171. rgblight_setrgb (0x7A, 0x00, 0xFF);
  172. break;
  173. default: // 默认层及其它层
  174. rgblight_setrgb (0x00, 0xFF, 0xFF);
  175. break;
  176. }
  177. return state;
  178. }
  179. ```
  180. 可以通过 `IS_LAYER_ON_STATE(state, layer)``IS_LAYER_OFF_STATE(state, layer)` 宏来确认常规层的状态。
  181. 如果不在 `layer_state_set_*` 函数中,可以通过 `IS_LAYER_ON(layer)``IS_LAYER_OFF(layer)` 宏来确认全局的层状态。
  182. ### `layer_state_set_*` 函数文档
  183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layer_state_t layer_state_set_kb(layer_state_t state)`
  184. * 布局: `layer_state_t layer_state_set_user(layer_state_t state)`
  185. 此处的 `state` 为当前活跃层的位掩码, 详见[键映射概述](zh-cn/keymap.md#keymap-layer-status)
  186. # 配置的持久存储(EEPROM)
  187. 该功能可以让键盘的配置持久存储下来。这些配置存储在控制器的EEPROM中,即便掉电后依旧可以留存下来。可以通过 `eeconfig_read_kb``eeconfig_read_user` 来读取,通过 `eeconfig_update_kb` and `eeconfig_update_user` 来进行保存。该功能常用于保存一些开关状态(比如rgb层指示灯)。此外,可以通过 `eeconfig_init_kb``eeconfig_init_user` 来设置EEPROM的默认配置值。
  188. 复杂的地方是,有很多方法可以存储和访问EEPROM数据,并且没有哪种方法是“正确”的。但是,每个功能只有一个双字(四字节)空间可用。
  189. 记住EEPROM是有写入寿命的。尽管写入寿命很高,但是并不是只有这些配置信息会写到EEPROM中。如果你写入过于频繁,你的MCU寿命将会急速减少。
  190. * 如果您不理解这个例子,那么您可以不使用这个特性,因为它相当复杂。
  191. ### 实现示例
  192. 本例讲解了如何添加并读写设置项。本例使用用户键映射来实现。这是一个复杂的函数,有很多事情要做。实际上,它使用了很多前述的函数来工作!
  193. (译注:该示例由于英文行文,可能会觉得看得稀里糊涂。实现的功能很简单,即开启了层指示功能(RGB_LYR)时,rgb背光灯会展示当前层的特定颜色用以指示层状态,而触发任何改变rgb背光颜色的键码时,rgb背光灯将回归普通的背光灯角色,不再作为层指示器)
  194. 在你的keymap.c文件中,将以下代码添加至顶部:
  195. ```c
  196. typedef union {
  197. uint32_t raw;
  198. struct {
  199. bool rgb_layer_change :1;
  200. };
  201. } user_config_t;
  202. user_config_t user_config;
  203. ```
  204. 以上代码建立了一个32位的结构体,用于在内存及EEPROM中存储配置项。此时不再需要再单独声明变量,因为都已经在该结构体中定义了。须记住 `bool`(布尔)值占用1位,`uint8_t` 占用8位,`uint16_t` 占用16位。你可以混合搭配使用,但改变这些顺序会因为错误的读写而招致问题。
  205. 我们在 `layer_state_set_*` 函数中会使用 `rgb_layer_change`。通过 `keyboard_post_init_user``process_record_user` 来配置所需的一切。
  206. 在编写 `keyboard_post_init_user` 时,你需要使用 `eeconfig_read_user()` 来计算并填充你刚刚创建的结构体。然后即可以使用结构体数据来控制键映射中的功能。就像这样:
  207. ```c
  208. void keyboard_post_init_user(void) {
  209. // 调用键映射级别的矩阵初始化
  210. // 从EEPROM读用户配置
  211. user_config.raw = eeconfig_read_user();
  212. // 如使能,设置默认层
  213. if (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) {
  214. rgblight_enable_noeeprom();
  215. rgblight_sethsv_noeeprom_cyan();
  216. rgblight_mode_noeeprom(1);
  217. }
  218. }
  219. ```
  220. 以上函数会在读EEPROM配置后立即设置默认层的RGB颜色。"raw"值将被转换为上述创建的实际使用的"union"结构体。
  221. ```c
  222. layer_state_t layer_state_set_user(layer_state_t state) {
  223. switch (get_highest_layer(state)) {
  224. case _RAISE:
  225. if (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) { rgblight_sethsv_noeeprom_magenta(); rgblight_mode_noeeprom(1); }
  226. break;
  227. case _LOWER:
  228. if (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) { rgblight_sethsv_noeeprom_red(); rgblight_mode_noeeprom(1); }
  229. break;
  230. case _PLOVER:
  231. if (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) { rgblight_sethsv_noeeprom_green(); rgblight_mode_noeeprom(1); }
  232. break;
  233. case _ADJUST:
  234. if (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) { rgblight_sethsv_noeeprom_white(); rgblight_mode_noeeprom(1); }
  235. break;
  236. default: // 针对其他层或默认层
  237. if (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) { rgblight_sethsv_noeeprom_cyan(); rgblight_mode_noeeprom(1); }
  238. break;
  239. }
  240. return state;
  241. }
  242. ```
  243. 这样仅在相关值使能时才会改变RGB背光灯。若要配置该值, 为 `process_record_user` 创建一个新键码 `RGB_LYR`。此时我们想实现的是,如果触发了常规的RGB码,以上示例中的逻辑都将不生效,形如:
  244. ```c
  245. bool process_record_user(uint16_t keycode, keyrecord_t *record) {
  246. switch (keycode) {
  247. case FOO:
  248. if (record->event.pressed) {
  249. // 按下时做点什么
  250. } else {
  251. // 抬起时做点什么
  252. }
  253. return false; // 跳过此键的进一步处理
  254. case KC_ENTER:
  255. // 在按下回车时播放音符
  256. if (record->event.pressed) {
  257. PLAY_SONG(tone_qwerty);
  258. }
  259. return true; // 让QMK产生回车按下/抬起事件
  260. case RGB_LYR: // 这允许我们将背光灯作为层指示,或正常用途
  261. if (record->event.pressed) {
  262. 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 ^= 1; // 切换状态
  263. eeconfig_update_user(user_config.raw); // 向EEPROM写入新状态
  264. if (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) { // 如果层指示功能被使能
  265. layer_state_set(layer_state); // 那么立刻更新层颜色
  266. }
  267. }
  268. return false;
  269. case RGB_MODE_FORWARD ... RGB_MODE_GRADIENT: // 对于所有的RGB代码 (参考 quantum_keycodes.h, 400 行处)
  270. if (record->event.pressed) { // 本句失能层指示功能,假设你现在要调整该功能…你要把它禁用
  271. if (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) { // 仅当使能时
  272. 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 = false; // 失能,然后
  273. eeconfig_update_user(user_config.raw); // 向EEPROM写入设置
  274. }
  275. }
  276. return true; break;
  277. default:
  278. return true; // 其他键码正常处理
  279. }
  280. }
  281. ```
  282. 最后,须添加 `eeconfig_init_user` 函数,从而当EEPROM重置时,可以指定默认值, 甚至自定义操作。若想强制重置EEPROM,请用 `EEP_RST` 键码或[Bootmagic](zh-cn/feature_bootmagic.md) 功能。比如,在你想重置RGB层指示配置,并保存默认值时。
  283. ```c
  284. void eeconfig_init_user(void) { // EEPROM被重置
  285. user_config.raw = 0;
  286. user_config.rgb_layer_change = true; // 我们想要默认使能
  287. eeconfig_update_user(user_config.raw); // 向EEPROM写入默认值
  288. // 通过使用非'noeeprom'版本的函数,可以同时写入这些配置到EEPROM中。
  289. rgblight_enable(); // 默认使能RGB
  290. rgblight_sethsv_cyan(); // 默认设置青色
  291. rgblight_mode(1); // 默认设置长亮
  292. }
  293. ```
  294. 一切已就绪,RGB层指示将在需要时生效。这个设置会持久存储,即便是拔下键盘。如果你使用其他RGB码,层指示将失效,从而可以停留在期望的模式及颜色下。
  295. ### 'EECONFIG' 函数文档
  296. * 键盘/各子版本:`void eeconfig_init_kb(void)`, `uint32_t eeconfig_read_kb(void)``void eeconfig_update_kb(uint32_t val)`
  297. * 键映射:`void eeconfig_init_user(void)`, `uint32_t eeconfig_read_user(void)``void eeconfig_update_user(uint32_t val)`
  298. `val` 是你想写入EEPROM的值,`eeconfig_read_*`函数会从EEPROM返回一个32位(双字)的值。
  299. ### 定时执行 :id=deferred-execution
  300. QMK支持在特定时间间隔后执行回调,以代替手动的计时器管理。
  301. #### 定时回调函数
  302. 所有的 _定时回调函数_ 使用同样的函数签名,如下:
  303. ```c
  304. uint32_t my_callback(uint32_t trigger_time, void *cb_arg) {
  305. /* 处理了一些工作 */
  306. bool repeat = my_deferred_functionality();
  307. return repeat ? 500 : 0;
  308. }
  309. ```
  310. 第一个参数 `trigger_time` 为预期的执行时间,如果因为其它事情造成了延迟未能在准确的时间点执行,可以利用这个参数“追赶”或者跳过这次间隔,取决于你的目的是什么。
  311. 第二个参数 `cb_arg` 为下述的 `defer_exec()` 传入的参数,由此可以获取调用时的状态信息。
  312. 返回值为该函数下一次期望被回调的时间间隔毫秒数 -- 若返回 `0` 则会自动被注销掉。上例中,通过执行假想的 `my_deferred_functionality()` 函数来决策回调是否继续下去 -- 若是,则给出一个 `500` 毫秒的延迟计划,否则,返回 `0` 来告知定时处理后台任务该计划已执行完毕。
  313. ?> 须留意返回的延时时间是相对原定的触发时间点的,而不是回调执行完的时间点。这样可以防止偶发的执行延迟影响稳定的定时事件计划。
  314. #### 注册定时回调
  315. 在定义好回调后,通过如下API进行定时回调注册:
  316. ```c
  317. deferred_token my_token = defer_exec(1500, my_callback, NULL);
  318. ```
  319. 第一个参数为执行 `my_callback` 的毫秒时间延迟 -- 上例中为 `1500` 毫秒,即 1.5 秒。
  320. 第三个参数为回调执行时传入的 `cb_arg` 参数。须确保该值在回调时依旧有效 -- 局部函数内的变量会在回调执行前就被释放掉因此不能用。如果并不需要这个参数,可以传入 `NULL`
  321. 返回值 `deferred_token` 可被用于在回调执行前取消该定时计划。如果该函数调用失败,会返回 `INVALID_DEFERRED_TOKEN`,一般错误原因是延时值被设置为 `0` 或回调函数参数为 `NULL`,还有一种可能是已有过量的回调在等待被处理 -- 可以按照下述方法修改这个阈值。
  322. #### 延长定时回调时间
  323. `defer_exec()` 返回的 `deferred_token` 可以用来修改回调执行所需等待的时延值:
  324. ```c
  325. // 重新调整 my_token 后续的执行计划为当前时间起800ms后
  326. extend_deferred_exec(my_token, 800);
  327. ```
  328. #### 取消定时回调
  329. `defer_exec()` 返回的 `deferred_token` 可以用来取消掉后续的执行计划:
  330. ```c
  331. // 取消 my_token 的后续回调
  332. cancel_deferred_exec(my_token);
  333. ```
  334. 一旦 token 被取消了,即视为不再可用。重新使用该 token 是不支持的。
  335. #### 定时回调的限制
  336. 可安排的定时回调计划数量是有限的,由 `MAX_DEFERRED_EXECUTORS` 定义的值确定。
  337. 如果定时回调注册失败了,可以在对应的键盘或键映射下的 `config.h` 文件中修改该值,比如将默认的 8 改为 16:
  338. ```c
  339. #define MAX_DEFERRED_EXECUTORS 16
  340. ```